歲月變遷,如今的我們置身于一個快節奏時代,不但“從前慢”的生活離我們漸行漸遠,而且諸多傳統工藝也正面臨著斷層甚至失傳的危險。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其源遠流長的生命力正在于傳承與創新。那么,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瑰寶精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何在現代化夾縫中開辟新徑,走出一條
在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到來之際,為進一步增強文化認同、堅定文化自信,由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承辦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暨“七彩云南·非遺購物節”系列活動將于6月11日上午在云南美術館正式啟動。 今年的活動主題
11月5日,在萬眾期待中,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在中國上海國家會展中心拉開序幕。在此次進博會中,云南10項非遺項目亮相現場,受到中外來賓的熱烈歡迎。 今年,云南省交易團組織了2493家單位、5700余名專業觀眾注冊報名參會。在人文交流
原標題:非遺文化 | 泗洪?梅花舞獅 梅花舞獅,也稱梅花獅子舞。 梅花舞獅是活躍于泗洪縣梅花鎮及周邊地區乃至蘇北一帶傳統的民間舞蹈。 梅花鎮位于泗洪縣城北郊14公里處,東與金鎖鎮接壤,北鄰歸仁鎮,西與安徽泗縣劉圩鎮為鄰。據《泗洪縣志》記載:梅花鎮原名梅花鄉,
很多人都不知道非遺文化是什么,總感覺那么陌生遙遠,其實非遺文化就在我們身邊,走進西江千戶苗寨,貴州的苗侗族村寨,你就會發現非遺就在身邊,苗繡、苗族銀飾技藝、蠟染,蘆笙制作等在寨子里很容易就碰見,你還有機會親手體驗這些民族傳統技藝的制作,感受傳統文化的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展覽現場。相城高新區供圖 為進一步傳承匠人精神,捍衛匠心文化,共譜“江南文化”新篇章,1月14日,“元”來今往——元和-平江非遺文化展在蘇州相城高新區元和塘美術館開幕,集中展覽22件非遺作品。 此次展覽包含“非遺在元和”“非遺在平江”“
央廣網合肥1月17日消息(記者趙家慧通訊員關堂所解曉一)吹糖人、剪窗花、刻蛋雕……近日,合肥市瑤海多位非遺大師帶著自己的傳統技藝走入社區街巷,用傳統民俗讓即將到來的傳統節日——春節年味更濃了幾分。 在瑤海區長江180藝術街區的拾光書屋里,一場新春民間藝術文化展
聚焦“年貨、年禮、年味”,擴內需、促消費,非遺文化與楠溪美食齊聚一堂,吸引了不少市民群眾前往“趕集”。今天天上午,永嘉縣首屆新春年貨節在縣城文化廣場熱鬧開幕。 在喜慶、熱鬧的舞龍燈民俗表演中,新春年貨節拉開了帷幕,造型各異的魚燈也跟隨著表演者的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朱銅輝 濟寧報道 1月17日,主題為“天地合德——孔子博物館過大年展開展”的孔子博物館過大年活動啟動。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實地探訪,感受孔子故里曲阜的濃濃年味兒,體驗特色非遺文化。孔子博物館過大年活動啟動“本次展覽是孔子博物館連續第四